我使用flomo浮墨笔记后的一点感触
我使用flomo浮墨笔记后的一点感触
去年的时候在听得到app的时候就听得到团队推荐过浮墨笔记,这是一个比较小众的笔记app,得到团队给的评价还是很高的,跟大多数人(包括我)用的大而全的笔记app不一样,浮墨笔记没有那么强大的编辑功能(这也是团队有意为之),排版方式不多,界面也很简洁。
左边的的绿色方块就类似git commit热力图,从热力图也可以看出来,其实我用flomo的时间很短,这几天我也基本上在做自己其它读书app的笔记的导入工作,比较pro用户每天也只能调用导入接口100次,所以我得分几天操作。。。
从截图里面的编辑器区可以依此看出flomo笔记的所有的编辑功能
这个#/得到/精进
就会创建父标签得到和子标签精进。
以下是来自flomo官网的介绍。
flomo特点
促进记录
- 像聊天一样记录,无需排版布局,还支持微信输入
- 全平台同步,支持 Android/iOS/iPad/Mac/Win/网页,以及如微信读书、得到读书等 API 输入
促进思考
- 使用多级标签管理记录,利用批注建立卡片之间连接。
- 通过每日回顾,让过往的记录产生更大价值。
专注个人用户
- 终身无广告,无社交,聚焦个人知识管理。
按照这样的产品定位,简单的编辑功能足矣,从技术上简洁的编辑功能也更容易实现,且不容易产生bug,被富文本编辑器折磨至今的我就异常羡慕这简洁的编辑器,不得不为这个机智点赞。flomo支持PWA,这样也避免了开发Windows和Mac的成本,也很机智,再大胆点,android ios也用PWA,但国内这情况还真不允许。。。本想一个网页走遍天下,奈何手机长沙不允许!
感触
看到flomo这样一个小众产品,我也有点感触,自己站着技术的角度来看,做出一个这个的产品其实并不算难,尤其是现在体量不算大,不需要有太大的成本的。
我自己曾经也希望市面上能有个聚合各类阅读app笔记功能的app,因为版权等原因,我们平时不得不在多个app中进行阅读,笔记分散就不可避免了,自然就有了想将它们有效汇总的需求了。 当初我自己也想过做一个这类的app,最终思考过我还是放弃了,主要是觉得关键在于需要各大阅读app开放接口,如果它们不开放的话后续一切多久难以继续,感觉时时被人扼住咽喉。既然现在有这样的产品出现了,我期待它越走越远,多开放点API,关注flomo,支持flomo。
目前来看其中做的最好的应该是微信读书了,它允许直接将整本书的笔记直接复制导出,其它app支持网页版登录并查看笔记,也可以通过浏览器插件等方式间接实现。
也有没那么开放的,比如当当,我那么多笔记只能一条一条导出吗??? @当当
- 分类:
- 吐槽